为了适应快速变化的世界,全球部分高校审视并调整了其教育目标。新的教育目标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鼓励学生进行全面的学习,学习内容兼顾科技和人文领域,以培养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二是强调对学生人文关怀的培养,着力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例如,英国伦敦大学学院计划于2025年9月新设“艺术与科技”本科专业,旨在探索艺术、人文和科学之间的深层联系,培养能在数字文化、环境设计、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等领域发挥影响力的科技人才。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在其工程人才培养目标中纳入了几个关键的道德能力,如道德反思能力和洞察力等,旨在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他们作为未来工程师将面临的系统性挑战,并准备付出行动。美国欧林工学院致力于培养未来的工程领导者,强调工程师应具备强烈的道德责任感,不断反思工程项目对社会公共利益的影响,并在必要时勇于提出反对意见。在这一教育目标引领下,学生不仅要学习技术技能,还要学会从社会、道德和伦理的角度审视工程项目,思考其价值和必要性,从而作出更负责任的决策。(摘编自《中国教育报》)